查看原文
其他

这些宁夏青年,攒劲!

青春宁夏 2023-07-09

在宁夏,返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。这些年轻人头脑灵活,他们或大学毕业投身家乡,或拿着进城打工挣下的血汗钱回到农村,从事特色种植、奶牛养殖等农村新兴产业,为宁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。



“90后”小伙做跨境电商





26岁的马凯龙在亚马逊平台开业不到一年,店铺销售额超过30万美元,利润约20%。他的店铺主营中国家具和汽配产品,主要面向美国、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场。得益于跨境电商相关扶持政策及保税仓储物流和供应链支持,马凯龙所在的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已吸引了90余名创业者入驻。

  在网上接单、由国内中转仓或海外仓库直接发货,不必建工厂生产,也无须建仓库存储——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,这些“90后”从业者把中国各地的好货源源不断销往国际市场,也在网络空间找到了创业“金矿”。


IT精英返乡变身“兴”农人





曾经是驰骋于中兴通讯的高级工程师,如今却卷起裤管在农场里种树养猪,池小宁的选择让很多人不理解。对于别人的看法,池小宁笑着说:“人到中年,我想干点不一样的事,想让更多人从中尝到甜头。我出钱,村民出力,专家出知识,我们一起在这片沙地上创造更多奇迹。”
当大学老师、做高级工程师、自主创业成老板,池小宁的每一次选择都让周围人惊讶。2020年,他放弃深圳优渥的生活工作环境,选择返乡在金凤区良田镇林场社区承包几十亩土地当起农场主。
“快来看我养的兔子,我出钱买兔种,雇村民帮我养殖,兔粪还能循环利用给果蔬上肥……”池小宁难掩内心激动,循环经济、绿色农业的美好愿景在他的经营下一点点展开。
刚承包下这片土地时,池小宁雇了两辆挖掘机用时三天才将其翻整出来。那时候,他就下定决心,要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循环经济、绿色农业。他给这片土地起了个名字——吃品农场。

吃品农场一隅

扎根这片土地没多久,池小宁就跟周围村民打成一片,有事没事就到周边集市上采购。兔子、灰雁、绿孔雀、藏香猪、鸡、鸭、鹅成了吃品农场的第一批落户动物。

再后来,池小宁又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购买各色树种,雇周边村民翻地栽树。池小宁跟宁夏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们学技术,他说:“一亩地养50只鸡鸭鹅,鸡鸭鹅和杂草、果树就能达到一个平衡状态。树林里的虫子、青草是鸡鸭鹅的食物,它们的粪便又能为果林成长提供肥料。这时候鸡鸭鹅养得最好,果树病虫害最少,杂草也最少。”
为管好农场,池小宁花重金雇佣村里的种植行家,请他们打理农场的同时,也向他们学习技术。种植苜蓿能减少杂草,兔子粪沤肥能节省肥料钱,生物菌剂能改良土壤……池小宁每天都在学习,从一位西装革履的IT精英变成了每天和泥土打交道的“新农人”。
靠着科学种养,池小宁的吃品农场很快就发展起来。两年多来,吃品农场种了20多种果树,养了20多种家禽及观赏动物。
一边用心种树养鸡,一边努力创造高附加值农产品,池小宁像最初开发这片荒地一样,抱着拓荒的心态不断尝试,苦心经营下他也期待高回报。
今年,吃品农场种植了一批外来客——100多株热带香蕉、一株咖啡和几株木瓜。

市民在吃品农场采摘

“这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引进的新品种,专家在这里开展耐寒香蕉在中国西北地区设施栽培技术研究,栽植一个月时间竟然长了一尺多高。”池小宁说道。“这个新品种抗病虫害能力超强,农科院专家每周都来指导种植,10月就能挂果,12月就能成熟。可以连皮一起吃,甜得很。新品种香蕉一根售价80元,在日本销售得特别好。”

尝试初见成效,池小宁努力书写的奇迹,已有收获。如今,在农场里干活的村民达到二三十个。开办至今,池小宁已在农场投入几百万元。问及投入与回报,池小宁说,“两年前这里还是不毛之地,现在啥都有了,村民在这里打工,我在这里学知识。等农场对外开放时,就会有进账,村民就能有稳定收入。”


玩短视频的女人





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。初冬的阳光沐浴着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罗洼乡罗洼村,农家庄院里外堆满玉米棒,整个村庄金光灿灿。  

郑妍萍和几名帮工忙着捡拾玉米棒,丈夫提着一桶桶玉米棒,倒进晾晒架上,堆子在变小,架子在变满。大儿子趴在玉米堆旁边的凳子上写作业,女儿帮着郑妍萍捡拾玉米棒,小儿子调皮得很,抱着狗娃在玉米棒堆上翻跟头。

公公还在圈里喂牛喂羊时,婆婆就已开始做午饭了。

这是郑妍萍想要的生活。没有留守老人,没有留守孩子,没有挂念的外出务工人,三代人在家团圆,同甘共苦。水、电、路、网通达,吃穿不愁,住着防震砖瓦房,出行、上学、就医都便利。种着六七十亩玉米,牛羊满圈。菜棚里的菜吃不完,还能卖几个零花钱。产业高质高效、老家宜居宜业、日子富裕富足,郑妍萍觉得这就是小康日月,比在城里生活得还好。

郑妍萍结婚后,曾跟着丈夫在城里生活了几年。丈夫跑大车搞货运,郑妍萍的心也跟着没日没夜地在路上,一旦车坏在半路上停下来,常常让她彻夜难眠。钱也挣得不多,住在出租房里的一家五口人,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。而老家几十亩耕地处于半撂荒状态,年事已高的公婆孤孤单单守着老院子……这一切,让郑妍萍意识到不能再在城里漂了,该是回老家过踏实日子的时候了。

2019年春节后,郑妍萍一家没有像往年进城谋生活,恰逢国家建设高标准农田,罗洼村所有耕地都被改造成“宽大平”梯田,加之脱贫攻坚政策扶持养殖,郑妍萍一家决定种草养畜脱贫致富。

郑妍萍一家返乡创业,让年过花甲的公婆也焕发出了精气神,力所能及地帮着打理家务干点农活。“公公养牛有经验,喂牛的活他就包了。婆婆帮着做饭收拾屋子。掌柜子(丈夫)操心地里庄稼、经管外面的事。我喜欢养羊,带娃娃,盯着他们学习。”

全家一条心,齐力可断金。很快,郑妍萍家的肉牛从几头发展到如今二十几头,肉羊饲养量达六七十只,“我算了一下,牛羊再加上5只兔3条狗,总共100张嘴。我们一家整天都围着这100张嘴忙活着。”郑妍萍累并快乐着。

郑妍萍常常拍短视频记录日常生产生活。她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,说秋收是“就像老鼠攒仓着呢,都从山里往回拉着呢”,天气阴晴不定就说是“妖婆子天气”,说农活太忙是“踩着风火轮赶时间”。边忙着喂羊边感叹人生:“虽然生活很琐碎,但我们都在努力,加油吧,年轻人,不要嫌弃农村的苦和累,也不要惧怕城市的压力和疲惫,不管生活在哪里,我们都要面对。”

看郑妍萍的快手视频,就仿佛看见了本真的农村生活,看见了返乡年轻人向上向善向好的劲头,看见了新时代新气象。

往期回顾

“学习党的二十大,争做守法青少年”,团团喊你来答题~

您的孩子 我来守护 | 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在行动!

破防!宁夏高校这位教授让人动容

来源丨综合自文明宁夏、美丽罗洼、宁夏人圈子,视频号宁夏观察NXGC、宁蓉美
编辑丨周婧茹校审丨杨   赟审核丨殷   飞

点分享

点点赞

点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